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材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办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题:
学会自己觉得适用的好的比较办法。
教学筹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大家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如何知晓的?今天,大家就来一块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2、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哪个?他们两个筹备去做什么?哪个来猜一猜?
师:那样大家一块儿听一听小猪如何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筹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块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哪个多?你是如何知晓的?有哪些不一样的想法吗?
师:如此一个对着一个,都没多余的,大家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如何?(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哪个多,哪个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如何说?
板书:3<5介绍小于号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4、目前,你可以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3、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可以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哪个先站起来哪个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办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哪个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如何知晓的,请你说给大伙听。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书中训练题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办法。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包含的意思。
2、掌握用一一对应的办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题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办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筹备:
多媒体课件,花、○和△等卡片。
教学步骤: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伸出大家的左手,再伸出大家的右手,请大伙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还是右手的手指多?还是一样多呢?你如何知晓的呢?
同学们真聪明!今天大家就来学习——比多少。
2、创设情景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请看大屏幕,边听故事。
看这是哪个?这又是哪个呢?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他们在帮小兔盖房屋等。
(渗透互相帮的德育教育)数一数,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几块砖?
2、观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样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说的那样,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块砖,你能摆出来,让大伙一眼就看了解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摆,拿出手中的学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砖。
对学生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有代表性办法的学生展示。
小朋友们评一评,你觉得哪种摆法好?好在哪儿?
课件操作(1只小兔搬1块砖。边说边用小圆点把小兔和砖连起来),正好都对上,没多余的,大家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学生读。
你能边指图边用“同样多”说一说吗?
同桌互说。
请同学们找一找,在图中还有同样多的事物了吗?
2、认识“多”、“少”。
大家会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比较小兔和砖的数目了。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一种是数目同样多的物体进行比较,另一种是数目不同多的`物体进行比较。
大家一块儿比一比3只小猪和4根木头,你可以用一个对一个的办法摆一摆,比一比吗?
1只小猪对1根木头,小猪没多余,而木头有多余,就是木头多,小猪少,大家就说木头的根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根数少。(板书“多少)
用不一样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
你可以用哪个比哪个多、哪个比哪个少来讲一说其他物体的比较吗?
3、巩固训练,强化认知
1、探索生活。
同学们,表现很出色,找到了图中的数目关系。那在大家的周围,你还能发现那些同样多,还有多出与少出的事物呢?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评价。
2、在多的后面打对。
3、在少的后面打对。
4、动手操作。
老师提需要摆一摆。
a、每一行摆4个圆,在圆的下面摆三角形,三角形比圆多一个。2、行摆几个三角形?
b、1、行摆五朵花,2、行摆的比1、行少一朵,2、行摆几朵花?
c、可让学生自己任意的摆,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你是如何摆的?
5、动脑筋考虑
课堂概括,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和比较,大家知晓物体有多、有少、还有同样多之分,在比较“多少”中大家认识了一一对应,并学会了比较的办法。
4、课后作业
1、训练一的第3、4题。
2、《教程全练》2、页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教材
教学目的:1、初步知晓“同样多”“多”“少”包含的意思,会用一一对应的办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比较明确地表达多与少。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活动,在一一对应数数的状况下,理解哪个多哪个少,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比较明确的表达数目的多与少。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目的剖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比多少”。教程设计了有趣味的主题图,让小孩通过观察不一样类量物体的多少,来感知“同样多、多、少”包含的意思。为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常识作筹备。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比较的常识,有了肯定的比较思想;但小孩的表达能力还不够,要练习学生把意思表达了解。尤其是多种数目同时比较是小孩比较难理解的一类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中,第一帮学生知道比较的事物,再进行一一对应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一一对应”的过程,发现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题: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筹备:课件、图示卡片、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听故事回答问题。
(一)教师讲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屋。(边讲故事边出示图)
(二)听完故事后,看图回答老师的问题。
1、故事中有几只小兔?(教师贴图)
2、故事中有几只小猪?(教师贴图)
3、小兔在干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块砖,他们一共搬了几块砖?(教师贴图)
4、小猪在干什么?每只小猪搬1根木头,他们一共搬了几根木头?(教师贴图)
5、快来看一看小兔在搬砖,小兔的数目和砖的数目比一比,你有哪些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法,同时板书“同样多”)
6、小猪搬木头,小猪的数目和木头的数目比一比,你发现有哪些发现?(出示一一对应的表达方法,同时板书“多、少”)
2、创编数学小故事,回答其中有关比较的数学问题。
(一)教师创编的数学故事。
1、小猫钓鱼:小花猫和菜鸟猫比赛钓鱼,小花猫钓了4条鱼,菜鸟猫钓了7条鱼。哪个钓的鱼多,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2、秋季到了小动物们要举办一年一度的采摘大会了。你们看小猴子摘得是什么?小熊采摘的是什么?小松鼠采摘的又是什么呢?请你比一比说一说看哪个可以当上采摘冠军?
(二)让学生独立创编数学故事。(可以是身边发生的事情)
3、课堂训练
(一)训练。
1、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小动物和大家做朋友,请你挑一挑,哪些种类小动物的只数同样多。你是如何知晓的?
你可以用刚才这种办法给同学们摆一摆,让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它们是同样多的吗?
2、做拍手机游戏戏。
听清老师拍了几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师同样多。
请你给你的同桌拍手,需要他和你拍的同样多。
3、小结:说能说一怎么说是“同样多”?
(二)继续做拍手机游戏戏。
老师拍5下,需要学生拍的比老师多2下。学生开始拍手。
老师拍5下,需要学生拍的比老师少2下。学生开始拍手。
引发学生考虑:为何两次拍手的次数不同?
(三)完成第7页做一做的题。说一说,为何?
(四)看图标注多、少和同样多。
(五)看图猜一猜。
挡住的▲和●同样多,所有些▲和●比,是同样多吗?请说明理由。
挡住的▲和●同样多,所有些▲和●比,哪个多哪个少,请说明理由。
所有些▲和●哪个多哪个少,说一说判断的原因。